王理平教授表示,互聯網把人類生活的物理空間遷移到數字空間上,而云計算正是實現數據連接共享的核心技術,將為企業創造巨大的價值,深刻地影響企業管理、決策、應用場景和商業模式。而以云計算為核心的物聯網、5G、區塊鏈等當代互聯網技術的爆發,都是在為人工智能的應用做準備。我國當前對云端建設的投資,是最正確的選擇,十年后,我們將最終走向人工智能時代。
01 人類正在進行數字生活空間的一次大遷移
數字空間里效率又是如何發揮的?這依賴于具有海量儲存能力的云計算。在互聯網女王瑪麗·米克爾2015年的報告中,她認為數字空間的結構是由互聯網端的云計算和人類端的手機、ipad構造的。在這場從物理空間向數字空間的大遷移中,最大的特點就是數據的改變。原來局部的數據轉化為平臺的數據,原來各企業孤立的數據變為連接的數據,而挖掘這些數據的價值為企業所用,就能產生新的贏利點和新的盈利模式。
02 云連接創造價值
03 云建設任重而道遠
疫情迫使了云端建設的加速,卻也反映出云建設仍存在很大的困難與挑戰。
04 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
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一個發明就是人工智能。因為人工智能是真正從數據的訓練和學習當中產生智能,還能不斷的自我學習,進行成長。所以,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撐。因此,云不是為人類搭建的,是為下一代人工智能搭建的平臺。
然而,今天云計算所有的應用還是初步的。只有當以云計算為核心的互聯網技術全面完善,人工智能才能真正的進入實用階段。在未來,云平臺數據支撐其成長和完善,萬物互聯使其深入到每一個角落里,用平臺控制流水線、產業鏈、設備。區塊鏈保證了人工智能活動絕對的安全性,人類才將真正進入人工智能時代。王理平教授認為,如果自動駕駛進入大家生活了,那么人工智能時代就開始了。
既然云建設存在必要性,那面對其巨大的資金、人力、物力投入挑戰,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,云要怎么來投資?
王理平教授分析,云的投資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投資,大到應該國家來投的程度,甚至于全世界聯合起來投。政府在疫情出現以后要通過投資來救經濟,而投向云,就是投向了一個真正的未來。比如上海市提出的“在線新經濟”4個“100+”行動目標,聚焦“100+”創新型企業、推出“100+”應用場景、打造“100+”品牌產品、突破“100+”關鍵技術,都投在云端壯大新生力量。
最后,王理平教授表示,2020年是我們進入一個新時代的開始,2020至2030年是人工智能基礎建設的10年,之后人類將真正地走向云端。十年后,我們會覺得現在的投資非常值得,真正的人工智能使用起來后,我們才會發現,這場疫情促使我們做了最正確方向的投資,把錢投向了未來。
(本文根據王理平教授直播課內容整理而成)
0755-86315531
info@sjtuee.cn
深圳市南山區粵海街道高新區社區科技南路18號深圳灣科技生態園12棟裙樓411B
官方微信